100%

  ●附錄 續琉球國志略

  ●郭序

  同治五年,天子以琉球於中國最恭順,今其嗣尚泰立,不怠益虔,宜錫以王封;詔公卿,擇可使者。於是詹事府右贊善趙新,持節銜命以行。既蒞其國,宣揚天子神聖威武、覆載無外之意,咸拱聽慴伏忭悅。歸,出其所著「讀志略」二卷——記山川、道路、制度、風俗甚具,以示同列。其友郭柏蔭受而讀之曰:「周禮」行人之職掌,辨異五物,以反命於王,以周知天下之故。又聞「九能」能說,可以為大夫。君之所為,其近是乎!昔汪舍人楫奉命冊立,以詩歌賡詠聖朝懷柔盛德,當時朝士咸豔稱之;然而簡而不能賅也。是略以史書之義例,為記載之文章;宸章炳煥,典禮矞煌:俾後之至東瀛者,有所率循而考覈焉。而君之敬慎之忱,亦藉以稍見也夫。是為序。

  光緒八年(壬午)秋八月,侯官郭柏蔭序。

  ●續琉球國志略目錄

  首卷

  御書………………………………………………………………………………(二九五)

  詔敕………………………………………………………………………………(二九五)

  諭祭文……………………………………………………………………………(二九八)

  卷一

  表奏………………………………………………………………………………(三○五)

  國統………………………………………………………………………………(三一四)

  卷二

  封貢………………………………………………………………………………(三一八)

  典禮(詳前「續志」)…………………………………………………………(三二一)

  學校………………………………………………………………………………(三二一)

  政刑(詳前「續志」)…………………………………………………………(三二二)

  官制………………………………………………………………………………(三二二)

  冠帶簪衣制………………………………………………………………………(三三一)

  府署………………………………………………………………………………(三三二)

  祠廟(詳前「續志」)…………………………………………………………(三三二)

  風俗………………………………………………………………………………(三三二)

  人物………………………………………………………………………………(三三三)

  物產(詳前「續志」)…………………………………………………………(三三三)

  針路………………………………………………………………………………(三三三)

  靈蹟………………………………………………………………………………(三三五)

  ●續琉球國志略首卷

  詹事府右贊善臣趙新恭輯

  御書

  詔敕

  諭祭文

  ·御書·

  「弼服海隅」:道光十八年,賜王尚育。

  「同文式化」:咸豐四年,賜王尚泰。

  「瀛嶠屏藩」:同治四年,賜王尚泰。

  ·詔敕·

  道光十八年封王尚育詔

  道光十八年封王尚育敕

  同治五年封王尚泰詔

  同治五年封王尚泰敕

  ·道光十八年封王尚育詔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共球向化,藎忱膺丹綍文褒;屏翰銘勳,世守席黃圖之舊。嘉象來之致福,久備藩封;紹燕譽以承休,式頒策命。爾琉球國啟疆溟島,率職海邦;懋奕■〈衤冀〉之經綸,奉中朝之正朔。中山王世子尚育克承先業,丕茂嘉猷;繼堂構以維勤,奉幣琛而罔懈。效期宗於碧澥,風靜鯨波;肅拱衛於紫宸,道通魚嶼。茲以序當嗣位,表請錫封;特遣正使翰林院修撰林鴻年、副使翰林院編修高人鑑,齎詔往封爾為琉球國中山王。爾國臣民以暨士庶,其咸弼乃王,益勵恪恭,長延福祚。思其艱以圖其易,日修庶政以諴和;勤於邦復儉於家,永矢一心而翼戴。纘箕裘於勿替,千秋垂駿烈之光;鞏帶礪以久安,百世荷龍章之眷。故茲誥示,咸使聞知。

  ·道光十八年封王尚育敕

  皇帝敕諭琉球國中山王世子尚育:惟爾世宅瀛壖,蔚為國冑。承華綺歲,不愆視膳之儀;主器藩方,聿著維城之望。茲以茅封嗣守,葵向臚忱;嘉越雉之遄飛,驗東鯷之即序。雲帆轉海,羅琛■於十洲;星使來王,拱宸樞於萬里。無忝箕裘之紹,爵壤宜膺;仍邀英簜之頒,絲綸載錫。特遣正使翰林院修撰林鴻年、副使翰林院編修高人鑑敕封爾為琉球國中山王,並賜爾及妃文幣等物,爾祇承寵命,益懋忠猷;助宣醲化於鯤溟,允答稠恩於鳳陛。扶桑日麗,被袞繡以揚輝;析木波平,奠藩維而述職。勿墜高、曾之矩,俾爾熾昌;永惟帶礪之傳,延於苗裔。欽哉!特諭。

  ·同治五年封王尚泰詔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典隆圭組,千秋垂帶礪之盟;瑞集共球,百世屹屏藩之衛。紹箕裘而勿替,舊德克承;賁綸褒而崇褒,新恩宜沛。爾琉球國拓疆東海,稟朔中朝;慶土宇之久安,荷帡幪之廣冒。中山王世子尚泰,夙騫令譽,善繼先型;虔述職於重溟,早攄忱於九陛。波恬碧澥,頻輸琛■以效珍;星拱紫垣,遠涉梯航以請命。茲以序當嗣爵,表籲錫封;特遣正使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趙新、副使內閣中書舍人于光甲,齎詔往封爾為琉球國中山王。爾國臣民以暨士庶,其咸輔乃王,益殫忠悃,懋著豐規;綿世澤以孔長,鞏邦基於丕固。恩裕後光前之匪易,勉啟乃心;念宣猷贊化之宜勤,無忘汝翼!鴻庥滋至,繼繩延茅壤之榮;龍節載頒,申錫拜楓廷之賜。故茲誥示,咸使聞知。

  ·同治五年封王尚泰敕

  皇帝敕諭琉球國中山王世子尚泰:惟爾毓秀海邦,蜚音國冑。譽隆肯構,早駿望之丕昭;德著維城,果象賢之無忝。茲以承祧衍慶,纘業揚庥;逾鰲島以來王,航鯤溟而命使。瞻雲願切,夙勤修貢於東瀛;捧日心長,彌冀近光於北闕。嘉前徽之克紹,久靜鯨波;念崇爵之宜頒,載宣鳳綍。特遣正使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趙新、副使內閣中書舍人于光甲敕封爾為琉球國中山王,並賜爾及妃文幣等物。爾隻膺簡命,益勵葵忱;式宏翼戴之勳,大啟熾昌之緒。祚延茅土,環紫澥以承流;榮被芝泥,翊丹宸而布化。萬里效星辰之拱,用揚鴻烈於方來;九天賜雨露之恩,允荷龍光於靡極。欽哉!特諭。

  頒賜國王:蟒鍛二疋、妝緞二疋、青緞二疋、字緞六疋、藍緞三疋、錦三疋、紗四疋、羅四疋、紡絲四疋。

  頒賜王妃:粧緞二疋、字緞四疋、藍緞二疋、青緞二疋、錦二疋、紗四疋、羅四疋。

  ·諭祭文·

  道光十八年諭祭故王尚灝文

  同治五年諭祭故王尚育文

  道光十八年諭祭天后文(二道)

  同治五年諭祭天后文(二道)

  道光十八年諭祭海神文(二道)

  同治五年諭祭海神文(二道)

  ·道光十八年諭祭故王尚灝文

  維道光十有八年(歲次戊戌)六月庚午朔,越二十四日癸巳,皇帝遣正使翰林院修撰林鴻年、副使翰林院編修高人鑑致祭於琉球國中山王尚灝之靈曰:共球奉職,山河膺帶礪之封;圭瓚陳卣,筵几沛絲綸之澤。念梯航之恭恪,昭爵斝之哀榮;特用賁章,以揚豫薦。爾琉球國中山王尚灝,渤澥開疆,壽苴分社。璆琳啟檢,永綏賜覆之區;冠帶來庭,長效越裳之貢。從鴻臚以典屬,琛獻爻閭;恬鰲極以朝宗,鏡清寰海。載徂奄告,撫逝景於桑洲;賜發遙頒,降恩光於椒醑。誥宣銜鳳,傳龍節以合符;世守流虯,嘉象胥以纘服。於戲!作溟澨之屏藩,車書承化;發馨香於俎豆,楹桷增華。惟寅恭懷星共之忱,斯申錫普雲礽之慶。褒茲靈爽,尚克歆承!

  ·同治五年諭祭故王尚育文

  維同治五年丙寅七月丁巳朔,越二十日丙子,皇帝遣正使詹事府右贊善趙新、副使內閣中書于光甲致祭於已故琉球國中山王尚育之靈曰:車書承化,東瀛之聲教常通;俎豆升香,北闕之恩施遠播。念共球之效順,設爵斝以飾終;載考彝章,用陳嘉薦。爾琉球國中山王尚育,拓疆碧海,稟朔丹宸。常殷就日之心,梯航修貢;夙仰同風之治,琛澥來庭。燕譽稱賢,槎使屢馳乎龍節;象胥典屬,匭章無阻於鯤溟。嗟逝景之難回,淪徂忽告;宜軫懷之倍切,奠醊遙頒。鳳詔傳宣,諭祭而彤廷寵渥;鷁舟利涉,啟行而紫澥波恬。於戲!祚延茅土之封,永盟帶蠣;榮荷椒筵之錫,爰沛絲綸。徽溯生前,望宸居而拱極;典隆身後,膺申命而貽庥。告爾潛靈,尚其歆格!

  ·道光十八年諭祭天后文(二道)

  維道光十有八年(歲次戊戌)五月辛丑朔,越一日壬寅,皇帝遣冊封琉球國王正使翰林院修撰林鴻年、副使翰林院編修高人鑑致祭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祐天后之神曰:唯神坤德含章,坎孚普惠。升靈澥島,疏鯷壑以波恬;表貺瀛壖,導鱟帆而風順。應臺灣之贊武,曾著豐猷;驗閩嶠之安瀾,聿瞻顯應。茲以錫封殊域,取道重溟;爰命使臣祗將祀典,尚其護茲綸綍,佑彼津途。波浪無驚,飛鷁度高華之嶼;苾芬特薦,碩牲祈利濟之符。蠲絜式陳,神明來格!

  維道光十有八年(歲次戊戌)□月□□朔,越□日□□,皇帝遣冊封琉球國王正使翰林院修撰林鴻年、副使翰林院編修高人鑑致祀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祐天后之神曰:惟神誕昭靈應,隆翊昌圖。導龍節以南來,絲綸日煥;護鱟帆而北返,旌旆風和。仰神貺之無疆,島嶼胥呈其五色;俾使星之有耀,波濤遠涉乎重洋。聿答嘉祥,宜申秩祀。六鰲浪謐,用宣威德於茅封;雙鷁雲歸,式薦苾芬於禾斝。敬酬靈爽,尚鑑馨香!

  ·同治五年諭祭天后文(二道)

  維同治五年(歲次丙寅)□月□□朔,越□日□□,皇帝遣冊封琉球國王正使詹事府右贊善趙新、副使內閣中書舍人于光甲致祀護國庇民、妙靈照應、宏仁普儕、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祐、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天后之神曰:唯神功贊乾元,德符坤厚。雲軿顯異,八閩叨呵護之庥;霧節敷仁,四海切馨香之報。濟舳臚之轉運,靈偃鯨波;導斧鉞以專征,威揚鰲極。巍號疊崇於紫階,明徽久播於滄瀛。茲以頒詔藩封,渡航渤澥;默冀鴻慈之庇,用修牲薦之儀。尚其佑彼津塗,利茲舟楫!錦帆霞燦,捧芝檢以宣勤;瑤斝星羅,奠椒漿而告潔。神其來格,鑑此苾芬!

  維同治五年(歲次丙寅)□月□□朔,越□日□□,皇帝遣冊封琉球國王正使詹事府右贊善趙新、副使內閩中書舍人于光甲致祀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儕、福佑群生、誠感咸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祐、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天后之神曰:唯神隆翊昌圖,誕敷闓澤。波恬析木,導龍節以遄歸;日麗扶桑,護鷁舟而徑渡。煥絲綸於萬里,殊方叨湛露之施;揚旌旆於十洲,巨澥驗長風之順。俾使星之有耀,信靈貺之無涯。爰舉明禋,用申寅感。回帆珠島,允占利涉於南溟;獻帛瑤祠,彌切報□於北闕。恪修祀典,冀答神庥!

  ·道光十八年諭祭海神文(二道)

  維道光十有八年(歲次戊戌)□月□□朔,越□日□□,皇帝遣冊封琉球國王正使翰林院修撰林鴻年、副使翰林院編修高人鑑致祭南海之神曰:惟神惠孚兌澤,位正離明。表貺麟洲,接日星而滉瀁;徵祥鰲極,匯江漢以朝宗。遙覃南服之恩波,青雲干呂;近接中山之貢道,錦浪乘槎。茲以詔賁藩封,道經巨澥;用祈庇祐,特薦苾芬。尚其靜攝波濤,穩浮檣楫!煥絲綸於華嶼,使節霞輝;登罍俎於瑤壇,靈旗風細。恪將秩祀,敬迓神庥!

  維道光十有八年(歲次戊戌)□□月□□朔,越□日□□,皇帝遣冊封琉球國王正使翰林院修撰林鴻年、副使翰林院編修高人鑑致祀南海之神曰:惟神澤普無涯,功昭既濟。瑤光交彩,導龍節以遄征;錦纜澄輝,泛鯨波而利涉。鸞章捧至,丸封群慴乎德威;隼旆歸來,珠島益徵夫靈貺。聿修牲薦,敬報鴻猷。露舶風檣,效順紀鳴鼉之候;芬枝黼構,酬庸隆肸蠁之儀。式侑馨香,神其歆格!

  ·同治五年諭祭海神文(二道)

  維同治五年(歲次丙寅)□月□□朔,越□日□□,皇帝遣冊封琉球國王正使詹事府右贊善趙新、副使內閣中書舍人于光甲致祀南海之神曰:惟神望超四瀆,量納百川。布闓朱崖,允正離明之位;揚庥碧澥,式符兌澤之占。翔瑞靄於鰲峰,永綏南服;靜洪濤於鯷壑,遠達中山。顯應丕昭,群情共戴。茲以錫封海嶠,取道瀛壖;修秩祀以抒忱,冀神聰之默鑒!尚其護茲綸綍,導以津梁。鱟帆宣奉使之勤,輝騰霓旆;龍勺肅薦馨之典,靈集雲旗。潔侑豐禋,祗祈嘉貺!

  維同治五年(歲次丙寅)□月□□朔,越□日□□,皇帝遣冊封琉球國王正使詹事府右贊善趙新、副使內閣中書舍人于光甲致祀南海之神曰:惟神德懋含宏,惠敷利濟。揚舲魚嶼,導星使以宣猷;返旆鵬溟,率波臣而效職。雲護十行之丹綍,瓊島遄經;島迴萬頃之紫瀾,牙檣穩渡。遠播天威於殊域,實叨神佑於重洋;默念豐功,宜隆昭報。鸞函恩錫,茅封深翊戴之忱;隼旆吉旋,芝斝肅苾芬之薦。敬酬靈爽,尚冀來歆!

  ●續琉球國志略卷之一

  詹事府右贊善臣趙新恭輯

  表奏

  國統

  ·表奏·

  道光十六年請封表

  道光十六年請封疏

  同治三年請封表

  同治三年請封疏

  道光十八年謝恩表

  道光十八年謝恩疏

  同治五年謝恩表

  同治五年謝恩疏

  中山王尚育請存舊禮以勞使臣疏

  中山王尚泰請存舊禮以勞使臣疏

  ·道光十六年請封表

  琉球國中山王世子臣尚育,誠惶誠恐,稽首頓首,謹奉表上言。伏以丹詔輝煌,布恩綸於北闕;星槎迢遞,傳寵命於南瀛。樹屏翰而懷柔,隆茲體統;錫封章以寵賁,煥厥規模。慶洽蟻封,歡騰蜃島。欽惟皇帝陛下知周萬物,治協三王。赫濯聲靈,式九圍而型於百闢;惇庸典禮,斂五福以錫及萬邦。侯甸要荒,盡入職方之府;躬桓蒲穀,悉歸王會之圖。八埏遍沐仁風,四海皆瞻化日。臣育世叨聖澤,代守瀛壖。胙土分茅,自昔長依禹甸:請封襲爵,於今欣戴堯天!謹遣陪臣向大烋、孫光裕等遠叩龍墀,乞降綸音以准襲;遙趨象闕,恭求冊使而錫封。伏願至德彌崇,覃恩愈廣:建官分職,由內臣而及外臣;合軌同文,因舊典以開新典。將見陽和布地,醴泉與芝草偕生;瑞氣麗天,甘露同景星並見矣:臣育無任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謹奉表恭進以聞。

  道光十六年八月初三日。

  ·道光十六年請封疏

  琉球國中山王世子臣尚育謹奏:為瀝懇循例封襲以光世土,以效忠勤事。

  竊以敝國蕞爾彈丸,渺茲尺土;世沐天朝深仁厚澤,有加無已。臣先祖尚質,於順治十一年荷蒙天恩,頒給王爵印篆為中山王,永奠海邦。臣先祖尚貞,於康熙二十一年叨荷詔敕冊封;臣先祖尚敬,於康熙五十七年祗受封王。臣太高祖尚穆,於乾隆二十一年恭沐皇恩,封襲王爵。臣高祖尚哲,為世子時棄世;臣曾祖尚溫,於嘉慶五年叨蒙冊封。臣祖尚成,未及請封,早已棄世;臣父尚灝,於嘉慶十三年仰蒙冊封為中山王。臣祖於是年恭荷誥命,追封王爵。臣父嗣爵以來,恭勤匪懈;一旦嬰病,醫藥無效,於道光十四年五月二十九日薨逝。臣小子以嫡繼統,恭循典例,應請封襲;謹遣陪臣耳目官向大烋、正議大夫孫光裕等趨叩丹墀,虔齎奏請。伏乞聖恩,體循臣先世事例,差選天使按臨蛟島:俾臣育拜綸音於海表,世守藩疆;膺詔命於波區,代供貢職:則頂祝皇恩浩蕩,世世不朽矣。伏祈聖鑒,敕部施行。臣育不勝惶悚待命之至。謹具奏以聞。

  道光十六年八月初三日。

  ·同治三年請封表

  琉球國中山王世子臣尚泰,誠惶誠恐,稽首頓首,謹奉表上言。伏以天子當陽,礪山帶河以建國;聖人御宇,苴茅胙土以分藩。頒正朔於赤縣神州,咸仰玉冊金書之錫;圖王會於鳧旌陰羽,共瞻寶函鐵券之榮。鰲極奠安,蟻封忭頌。欽惟皇帝陛下恩覃九月,道契三無。乃聖乃神、乃武乃文,億萬世光垂黼黻;自西自東、自南自北,千百國瑞輯冠裳。海淺仁深,嶽卑德峻;春台有慶,壽域同登。臣泰躬叨聖澤,世守海邦。服備外藩,夙有請封舊典;統承先緒,仍循嗣爵常經。謹遣陪臣東國興、毛發榮趨叩龍墀,乞降綸音以准襲;虔伸虎拜,恭迓冊使之遙臨!伏願丹詔頒雲,黃圖輝日。榮膺冠帶,廣玉帛之會於塗山;寵列屏藩,大封建之模於澗水:則沐日浴月,入荒輸琛■之忱;十雨五風,六宇受雍熙之福矣。臣泰無任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謹奉表恭進以聞。

  同治三年八月初四日。

  ·同治三年請封疏

  琉球國中山王世子臣尚泰謹奏:為援例陳情,懇請封襲以光疆宇,以效忠勤事。

  竊維敝國鯷壑外藩,蝸居荒服;世沐天朝厚澤深仁,有加無已。臣先祖尚質,於順治十一年荷蒙天恩,頒給王爵印篆為中山王,永奠海邦。先祖尚貞、尚敬、尚穆,均於康熙二十一年及五十七年並乾隆二十一年先後恩准封襲。太高祖尚哲,為世子時即世弗祿;高祖尚溫,於嘉慶五年叨蒙封襲王爵。曾祖尚成,雖未及請封,早已棄世;而祖尚灝,於嘉慶十三年叨蒙封襲王爵;曾祖亦於是年恭荷誥命,特許追封。父尚育,復於道光十八年祗受冊封為中山王:感列聖之遭逢,勵兒孫以職守。嗣爵以來,夙夜欽承,忠貞匪懈;詎意偶嬰微疾,醫藥無靈,遽於道光二十七年九月十七日薨逝。臣以嫡長繼統,恭循典例,虔請封襲;冀藉皇威之遠被,庶幾壽域之同登。謹遣陪臣耳目官東國興、正議大夫毛發榮趨叩彤墀,攄陳丹悃。伏乞聖恩,體循臣先世事例,欽選天使按臨海疆。俾臣泰迓綸音於北闕,世守藩封;膺璽命於東瀛,代修職貢:則頂祝皇仁,長承恩眷。仰八絃之在宥,願萬葉以為基矣。伏祈聖鑒,飭部施行。臣泰不勝惶悚待命之至。謹奏。

  同治三年八月初四日。

  ·道光十八年謝恩表

  琉球國中山王臣尚育,誠懽誠忭,稽首頓首,謹奉表上言。伏以文命覃敷,綸綍煥黃封之彩;仁恩廣被,滄溟騰紫誥之輝。布渙號於三山,鴻鈞亭育;頒乾符於萬里,鰈版軒歌。慶溢寰瀛,歡增薄海。欽惟皇帝陛下聰明天亶,恭讓性成:黼座垂裳,照堯天之麗日;彤廷揮軫,調舜陛之薰風。臣育嗣守藩封,代供貢職:拜荷鳳詔褒封之典,島嶼煒煌;仰承鸞書錫予之榮,星雲糺縵。瞻神京而九叩,望帝闕以三呼;拜命增虔,撫躬益勵。謹遣陪臣翁寬、楊德昌等肅齎土物,叩謝天恩。伏願大造無私,至誠不息!德政如辰居有所,天涯之箕畢輸忱;聲靈窮亥步而遙,域外之梯航接踵。將見金甌永固,河山呈帶礪之休;玉燭常調,川嶽隸懷柔之化矣。臣育無任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謹奉表稱謝以聞。

  ·道光十八年謝恩疏

  琉球國中山王臣尚育謹奏:為恭謝天恩事。

  竊臣育彈丸小國,僻處海隅。仰沐皇上鴻慈,允臣嗣封藩服;於道光十八年欽差正使翰林院修撰林鴻年、副使翰林院編修高人鑑持節齎捧詔敕、御書、幣帛,隨帶員役人等駕船一隻於本年五月初九日按臨敝國。臣育率領臣庶,於迎恩亭恭請皇上聖躬萬安;即敬迓詔敕、御書、幣帛,奉安天使館內。擇吉於六月二十四日,先蒙諭祭臣父王尚灝;續於八月初三日,荷蒙宣讀詔敕,封臣育為中山王,優賚臣及臣妃蟒緞、綵緞等物。臣育恭設香案,望闕叩頭謝恩訖。隨援照成例請於天使,懇留詔敕為傳國之寶。蒙天使查驗前封卷軸,特允所請,付臣一併珍藏;復蒙頒賜御書「弼服海隅」匾額。臣育及臣庶瞻仰歡忭,叩頭祗領。伏念臣育世居島嶼,夙隸帡幪。茲當嗣位之初,仰邀特簡詞臣,遠來異域。眷舊臣而賜釅,褒世冑而錫封、宸翰騰輝,奇繒耀彩:誠寵榮之已極,洵存沒之同欣!臣育曷勝感激,特遣陪臣法司王舅翁寬、紫金大夫楊德昌、使者馬維興、都通事魏學源、通事鄭思恭、梁大章等齎奉表章,率領官伴、梢役坐駕船隻,裝載土儀金鶴形一對(鶴踏銀岩座各全)、盔甲一領(護手、護膁各全)、金靶鞘腰刀二把、銀靶鞘腰刀二把、黑漆靶鞘鍍金銅結束腰刀二十把、黑漆靶鞘鍍金銅結束槍一十把,黑漆靶鞘鍍金銅結束袞刀一十把、黑漆灑金馬鞍一座(轡銜絡頭前後牽鞧屧脊障泥鐙俱全)、金彩畫圍屏二對、精製摺扇五百把、土絲綿二百束、練蕉布三百疋、土苧布一百疋、白剛錫五百斤、紅銅五百斤——再蒙頒賜御書,另具金鶴形一對(鶴踏銀岩座各全)前來,赴京叩謝天恩。伏冀聖慈俯鑒下悃,臣育無任激切屏營之至。謹奏。

  ·同治五年謝恩表

  琉球國中山王臣尚泰,誠懽誠忭,稽首頓首,謹奉表上言。伏以皇仁同覆幬,車書集一統之河山;帝德遍乾坤,侯甸霑累朝之雨露。來王來享,屏藩寵錫銀章;丕顯丕承,帶礪榮分鐵券:外邦溢慶,環海騰懽。欽惟皇帝陛下道軼羲、軒,業高堯、舜。安內攘外,河清偕海晏揚休;緯武經文,雨澍共風祥呈瑞:咸頌太平天子,群歌有道聖人。臣泰鮫島微員,蜃宮荒服;代沐聖朝培植,躬膺王爵襲封。星使遙臨,如覲龍光而華祝;綸音遠賁,爰伸虎拜以嵩呼。五色煥黃麻,祖廟之蘋蘩映彩;十行頒丹詔,球陽之嶽瀆增輝。冊立覃恩,蟻私莫報;纘承舊業,蚊負懷慚!祇緣蝸處南隅,匪遂鳧趨北闕。謹遣陪臣馬朝棟、阮宣詔等肅齎方物,聊效葵傾;叩謝天恩,徒殷曝獻。伏願箕疇備福,姬籙凝庥:披王會之圖,執玉帛者八百國;攬職方之掌,奠金甌於億萬年。將見璧合珠聯,永慶雍熙之治;鳳儀獸舞,咸游浩蕩之天矣:臣泰無任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謹奉表稱謝以聞。

  ·同治五年謝恩疏

  琉球國中山王臣尚泰謹奏:為恭謝天恩事。

  竊臣泰彈丸小國,僻處海隅。仰沐皇上鴻慈,允臣嗣封藩服;於同治五年欽差正使詹事府右贊善趙新、副使內閣中書舍人于光甲持節齎捧詔敕、幣帛,隨帶員役人等駕船二隻於本年六月二十二日按臨敝國。臣泰率領臣庶,於迎恩亭恭請皇太后、皇上聖躬萬安;即敬迓詔敕、幣帛,奉安天使館內。擇吉於七月二十日,先蒙諭祭臣父王臣尚育;續於□月□日,荷蒙宣讀詔敕,封臣泰為中山王,優賚臣及臣妃蟒袍、綵緞等物。臣泰恭設香案,望闕叩頭謝恩訖。隨援照成例請於天使,懇留詔敕為傳國之寶。蒙天使查騐前封卷軸,特允所請,付臣一併珍藏。臣泰及臣庶瞻仰歡忭,叩頭祗領。伏念臣泰世居島嶼,夙隸帡幪。茲當嗣位之初,仰邀特簡詞臣遠來異域;眷舊臣而賜釅,褒世冑而錫封。龍章騰輝,鳳縠耀彩:誠寵榮之已極,洵存歿之同欣!臣泰曷勝感激,特遣陪臣法司王舅馬朝棟、紫金大夫阮宣詔、使者向永儀、都通事蔡呈禎、通事金良弼、阮成勳等齎捧表章,率領官伴、梢役坐駕船隻,裝載土儀金鶴形一對(鶴踏銀岩座各全)、盔甲一領(護手、護膁各全)、金靶鞘腰刀二把、銀靶鞘腰刀二把、黑漆靶鞘鍍金銅結束腰刀二十把、黑漆靶鞘鍍金銅結束槍一十把、黑漆靶鞘鍍金銅結束袞刀一十把、黑漆灑金馬鞍一座(轡銜絡頭前後牽鞧屧脊障泥鐙俱全)、金彩畫圍屏二對、精製摺扇五百把、土絲綿二百束、蕉布三百疋、土布一百疋、白剛錫五百斤、紅銅五百斤前來,赴京叩謝天恩。伏冀聖慈俯鑒下悃,臣泰無任激切屏營之至。謹奏。

  ·中山王尚育請存舊禮以勞使臣疏

  琉球國中山王臣尚育謹奏:為懇存舊禮以酬使臣,仰祈聖鑒事。

  竊臣育海外藩垣,邊隅澤國。叨蒙恩命,允臣嗣封;於道光十八年欽差正使翰林院修撰林鴻年、副使翰林院編修高人鑑持節恭奉詔敕、御書、幣帛,於本年五月初九日按臨敝國。六月二十四日,先行諭祭臣父王尚灝;續於八月初三日,宣讀詔敕,封臣育為中山王;欽賜臣及臣妃蟒緞、綵緞等物,復蒙頒賜御書匾額:此誠皇上天高地厚之殊恩;而臣育萬世無窮之光寵也。竊惟天使入境以來,裁省供億、約束丁胥,上體聖主懷柔至意,嚴禁從前滋擾舊規;舉國臣民,同聲感頌。臣育僻處海隅,無能隆禮;故於宴款之際,代物以金。雖自知乎菲薄,實欲藉以將敬。乃使臣屢辭不受,義正詞嚴;允矣有恥不辱,足為天朝慎簡得人慶矣。但念使臣間關勞瘁、遠涉風濤,實為臣育之故。酬德報功,未展萬一;殊慚舊禮之有缺,愈覺寸志之莫伸!謹將卻還宴金二封——共計一百九十二兩,附遣陪臣法司王舅翁寬、紫金大夫楊德昌等進呈;籲叩聖恩,敕賜使臣收受:庶臣育微忱得遂,益堅愛戴之誠矣。理合上疏奏明,伏乞皇上聖鑒,臣育無任戰慄惶恐之至。謹奏。

  道光十八年八月十五日。

  ·中山王尚泰請存舊禮以勞使臣疏

  琉球國中山王臣尚泰謹奏:為懇存舊禮以酬使臣,仰祈聖鑒事。

  竊臣泰海外藩垣,邊隅澤國。叨蒙恩命,允臣嗣封;於同治五年欽差正使詹事府右贊善趙新、副使內閣中書于光甲持節恭奉詔敕、幣帛,於本年六月二十二日按臨敝國。七月二十日,先行諭祭臣父王臣尚育;續於八月二十七日,宣讀詔敕,封臣泰為中山王,欽賜臣及臣妃蟒緞、綵緞等物:此誠皇上天高地厚之殊恩,而臣泰萬世無窮之光寵也。竊惟天使入境以來,裁省供億、約束丁胥,上體聖主懷柔至意,嚴禁從前滋擾舊規;舉國臣民,同聲感頌。臣泰僻處海濱,無能隆禮;故於宴款之際,代物以金。雖自知乎菲薄,實欲藉以將敬。乃使臣屢辭不受,義正詞嚴;允矣有恥不辱,足為天朝慎簡得人慶矣。但念使臣間關勞瘁、遠涉風濤,實為臣泰之故。酬德報功,未展萬一;殊慚舊禮之有缺,愈覺寸志之莫伸!謹將卻還宴金二封——共計一百九十二兩,附遣陪臣法司王舅馬朝棟、紫金大夫阮宣詔等進呈;籲叩聖恩,敕賜使臣收受:庶臣泰微忱得遂,益堅愛戴之誠矣。理合上疏奏明,伏乞皇上聖鑒,臣泰無任戰慄惶恐之至。謹奏。

  ·國統·

  臣謹案:琉球自尚穆以前,其譜系已詳前志。茲從前「續志略」,錄尚穆以來世系於左:

  尚穆:尚敬長子。乾隆四年,生。十七年,立。二十一年,受封。五十九年,薨。孫尚溫嗣。

  尚哲:尚穆長子。乾隆二十四年,生。五十三年,卒;未及立。

  尚溫:尚哲二子。乾隆四十九年,生。六十年,立。嘉慶五年,受封。八年,薨。子尚成嗣。

  尚成:尚溫長子。嘉慶五年,生。八年秋,立。冬,薨。十三年,追封。

  尚灝:尚哲四子。乾隆五十二年,生。嘉慶八年,立。十三年,受封。道光十四年,薨。

  尚育:尚灝長子。嘉慶十八年,生。道光十四年,立。十八年,受封。二十七年,薨。

  尚泰:尚育二子。道光二十三年,生。二十七年,立。同治五年,受封。

  ●續琉球國志略卷之二

  詹事府右贊善臣趙新恭輯

  封貢

  典禮(詳前「續志」)

  學校

  政刑(詳前「續志」)

  官制

  冠帶簪衣制

  府署

  祠廟

  風俗

  人物

  物產

  針路

  靈蹟

  ·封貢·

  臣謹案:琉球入貢,始於明洪武五年;受封,始於永樂二年。前明貢無常期,本朝始定為二年一貢;該國王遵行,世不失職。封自康熙二年,至今凡八次。其在嘉慶十四年以前者,已詳前「續志」。茲謹錄嘉慶十五年尚灝受封以來如左:

  嘉慶十五年(庚午)秋,尚灝遣耳目官向國柱、正議大夫蔡肇業表貢方物,並遣官生陳善繼、馬執宏、毛世輝、梁元樞四人入監讀書。

  十七年(壬申)秋,遣耳目官向謹、正議大夫毛廷器表貢方物。

  十九年(甲戌)秋,遣耳目官向斌、正議大夫鄭嘉訓表貢方物;常例外,加賞蟒緞「福」字、方大小絹、箋、筆、墨、硯、雕漆器、玻璃器等件。

  二十一年(丙子)秋,遣耳目官毛維憲、正議大夫蔡次九表貢方物。

  二十三年(戊寅)秋,遣耳目官毛維新、正議大夫鄭克新表貢方物;常例外,加賞蟒緞、「福」字、方絹、箋、筆、墨、硯、雕漆器、玻璃器等件。

  二十五年(庚辰)秋,遣耳目官向邦正、正議大夫蔡肇基表貢方物。

  道光元年(辛巳)秋,遣王舅向廷謀、正議大夫鄭文洙慶賀宣宗成皇帝登極,表貢方物,並進香貢;常例外,加賞各色八絲緞、硯、玉器、琺瑯爐、瓶、盒、琺瑯碗、磁器、玻璃器等件。

  二年(壬午)秋,遣耳目官毛樹德、正議大夫王士惇表貢方物;常例外,加賞御書匾額、蟒緞、「福」字、方絹、箋、筆、墨、硯、雕漆器、玻璃器等件。

  四年(甲申)秋,遣耳目官向廷楷、正議大夫梁光地表貢方物;常例外,加賞蟒緞、「福」字、方絹、箋、筆、墨、硯、雕漆器、玻璃器等件。

  六年(丙戌)秋,遣紫巾官馬開基、正議大夫梁文翼表貢方物;常例外,加賞蟒緞、「福」字、方絹、箋、筆、墨、硯、雕漆器、玻璃器等件。

  八年(戊子)秋,遣耳目官毛世輝、正議大夫楊德昌表貢方物;常例外,加賞蟒緞、「福」字、方絹、箋、筆、墨、硯、雕漆器、玻璃器等件。

  十年(庚寅)秋,遣耳目官向國壁、正議大夫王丕烈表貢方物;常例外,加賞蟒緞、「福」字、方絹、箋、筆、墨、硯、雕漆器、玻璃器等件。

  十二年(壬辰)秋,遣耳目官向永昌、正議大夫鄭擇中表貢方物;常例外,加賞蟒緞、「福」字、方絹、箋、筆、墨、硯、雕漆器、玻璃器等件。

  十四年(甲午)秋,尚育遣耳目官向如山、正議大夫紅泰熙表貢方物。

  十六年(丙申)秋,遣耳目官向大烋、正議大夫孫光裕表貢方物,兼請襲封。

  十七年(丁酉)秋,遣翰林院修撰林鴻年、編修高人鑑充正副使往封,王世子尚育遣陪臣鄭良弼至閩接封。

  十八年(戊戌)夏,林鴻年等至國,諭祭故王尚灝、冊封尚育為王。秋,尚育遣王舅翁寬、紫金大夫楊德昌隨同謝封,表進方物;並遣耳目官章鴻勳、正議大夫林奕海表貢方物。常例外,加賞蟒緞、「福」字、方絹、箋、筆、墨、硯、雕漆器、玻璃器等件。

  十九年(己亥)春,臣鴻年、臣人鑑回京代奏請官生入學。

  二十年(庚子)秋,遣耳目官向國鼎、正議大夫林常裕表貢方物(本年欽奉上諭:琉球改為四年一貢。特遣王舅向邦正、正議大夫鄭元偉奏請照舊間年進貢,隨蒙允准),並遣官生阮宣詔、鄭學楷、向克秀、東國興四人入監讀書。向克秀回至閩,病故。

  二十二年(壬寅)秋,遣耳目官向紹元、正議大夫魏恭儉表貢方物;常例外,加賞蟒緞、「福」字、方絹、箋、筆、墨、硯、雕漆器、玻璃器等件。

  二十四年(甲辰)秋,遣耳目官毛嘉榮、正議大夫鄭元偉表貢方物。

  二十六年(丙午)秋,遣耳目官向元模、正議大夫梁必達表貢方物;常例外,加賞蟒緞、「福」字、方絹、箋、筆、墨、硯、雕漆器、玻璃器等件。

  二十八年(戊申)秋、尚泰遣耳目官向統績、正義大夫鄭元覲表貢方物;常例外,加賞蟒緞、絹、箋、筆、墨、硯、雕漆器、玻璃器等件。

  三十年(庚戌)秋,遣王舅夏超群、正議大夫毛有增慶賀文宗顯皇帝登極,表貢方物,並進香貢;常例外,加賞各色八絲緞、硯、玉器、琺瑯爐、瓶、盒、琺瑯碗、磁器、玻璃器等件,又加賞蟒緞、絹、箋、筆、墨、硯、雕漆器、玻璃器等件。

  咸豐二年(壬子)秋,遣耳目官毛種美、正議大夫蔡士俊表貢方物;常例外,加賞御書匾額、蟒緞、「福」字、方絹、箋、筆、墨、硯、雕漆器、玻璃器等件。

  四年(甲寅)秋,遣紫巾官向邦棟、正議大夫毛克進表貢方物;常例外,加賞蟒緞、「福」字、方絹、箋、筆、墨、硯、雕漆器、玻璃器等件。

  六年(丙辰)秋,遣耳目官向有恆、正議大夫阮宣詔表貢方物;常例外,加賞蟒緞、「福」字、方絹、箋、筆、墨、硯、雕漆器、玻璃器等件。

  八年(戊午)秋,遣耳目官翁俊、正議大夫阮孝銓表貢方物;常例外,加賞蟒緞、「福」宇、方絹、箋、筆、墨、硯、雕漆器、玻璃器等件。

  十年(庚申)秋,遣耳目官向志道、正議大夫鄭德潤表貢方物。

  同治元年(壬戌)秋,遣耳目官向啟元、正議大夫林長隆表貢方物。

  同治二年(癸亥)秋,遣王舅馬文英、正議大夫毛克述慶賀皇上登極,表貢方物,並進香貢;常例外,加賞御書匾額、各色八絲緞、硯、琺瑯爐、瓶、盒、玉器、琺瑯碗、玻璃器、瓷器等件。

  三年(甲子)秋,遣耳目官東國興、正議大夫毛發榮表貢方物,兼請襲封。

  四年(乙丑)秋,遣詹事府右贊善趙新、內閣中書舍人于光甲充正副使往封;王世子尚泰遣陪臣至閩接封。

  五年(丙寅)夏,趙新等至國,諭祭故王尚育,冊封尚泰為王。秋,尚泰遣王舅馬朝棟、紫金大夫阮宣詔隨同謝封,表進方物;並遣紫巾官毛文彩、正議大夫魏掌治表貢方物,兼謝賞賜御書匾額。

  六年(丁卯)春,臣新、臣光甲回京,代奏請官學生入學。

  ·典禮·

  臣等謹案:諭祭、冊封各典禮,經前使臣汪楫更定;此後,並無增改。其追封一節,亦經前使臣齊鯤酌定舉行,備載前「續志」。茲概不錄。

  ·學校·

  自嘉慶十七年至道光四年,那霸四村(若狡町村、西東兩村、泉崎村)、唐榮二村(大門村、久茂地村)島中人等(凡那霸人氏寓居唐榮村中者,號「島中」)各建學校,置講課之法。四時,那霸官親臨各學稽察勤惰;總理司、長史等亦於四時按臨島中鄉學,稽察勸勵。

  學校有六:一在若狡町村,曰學館;一在西村,曰講館;一在東村,曰學舍;一在泉畸村,曰學道館;一在大門村,曰教館;一在久茂地村,曰教舍。各設講解師一員,(唐榮人充之)、主取官一員,中取筆者各二員。凡村中冠童皆入學,講習「四書」、「小學」等書。

  ·政刑·

  詳前「續志」,無增革。

  ·官制·

  臣等謹案:前「續志」於球國官制未及詳載;今從該國「官職錄」,備載如左:

  王府北宮

  王府下庫理殿

  王府內宮

  御近習座

  御內原台所(又云內廚)

  王府南宮書院

  御料理座(又云典膳所)

  大台所(又云供應所)

  御道具庫理(又云宴器局)

  醫師所

  王府貯藥所(又云納殿)

  王府世系圖座(又云御系圖座)

  高所(又云賦稅司)

  勘定座(又云覈實司)

  米藏

  御馬屋

  大美御殿(國王副宮)

  中城御殿(即世子府)

  國學

  三平等鄉學

  總橫目(即觀察司)

  三平等小橫目(即巡察官)

  大與座

  寺社座(又云理梵司)

  鍛冶奉行所(又云鐵冶局)

  瓦奉行所(又云司窯局)

  貝摺奉行所(又云嵌螺局)

  普請奉行所(兼掌木石)

  山奉行所

  平等所(即審理所)

  取納座(即徵課使)

  久米府(一云唐榮)

  那霸府

  親見世

  船手(即董舟所)

  那霸藏(三座)

  冊封添設官員

  奉使官

  屬島在番

  各屬府土官

  各縣土官

  太平山土官(即麻姑山)

  八重山土官(一名北木山)

  ·王府北宮

  國相,一員(其府有紫巾大親官一員、座敷大親官三員、與力役三名、右筆一名);法官司,三員(各府有與力役各三名);紫巾御物奉行官,三員(各有吟味官一員);御鎖側官,一員(即司賓耳目官);御雙紙庫理官,一員(即典寶耳目官);平等側官,一員(即司刑耳目官);泊池頭官,一員(即管泊耳目官);吟味官,五員(即贊議官);評定所筆帖主取官,一員;筆帖式,九名(考試用之);帳當主取官,一員;筆帖式,十名。

  ·王府下庫理殿

  番之紫巾官,無額數;番之座敷官,無額數(即察侍紀官);當官,十二員(即遏闥理官);勢頭官,九員;里之子官,十二員;築登之官,九員。

  ·王府內宮

  總大親官,一員(法司兼任);紫巾大親官,三員;座敷大親官,三員。

  ·御近習座

  御近習頭,一員(不拘品級);御近習官,九員;筆帖式,六名。

  ·御內原台所(又云內廚)

  膳夫庖丁,一名。

  ·王府南宮書院

  紫巾御書院奉行官,三員;侍講官,一員(不拘品級,選學優者充之);御書院當官,三員(即遏闥理官);侍讀生員,不限人數;御右筆主取官,一員;御右筆官,六員(考試任之);御茶道,六名(又云茗史);御物當役,二名;里之子官,十二員。

  ·御料理座(又云典膳所)

  大屋子,二名;筆帖式,二名;膳夫庖丁,六名。

  ·大台所(又云供應所)

  大屋子,二名;筆帖式,二名;膳夫庖丁,三名。

  ·御道具庫理(又云宴器局)

  大屋子,一名;筆帖式,一名。

  ·醫師所

  太醫師,六員(又云御醫者);候補醫師,二員。

  ·王府貯藥所(又云納殿)

  大筆帖式,二名;小筆帖式,二名。

  ·王府世系圖座(又云御系圖座)

  王子奉行官,一員;紫巾奉行官,一員;中取官,三員;筆帖式,三名。

  ·高所(又云賦稅司)

  紫巾奉行官,一員;中取官,三員;大屋子,三名;筆帖式,六名。

  ·勘定座(又云覈實司)

  紫巾奉行官,一員;中取官,二員;大屋子,六名;筆帖式,九名。

  ·米藏

  大屋子,二名;筆帖式,二名。

  ·御馬屋

  圉師,一員(又云御別當);筆帖式,一名。

  ·大美御殿(國王副宮)

  總大親官,一員(法司兼任);紫宮大親官,二員;座敷大親官,一員。

  ·中城御殿(即世子府)

  總大親官,一員(法司兼任);紫巾大親官,三員;侍講官,一員(不拘品級,選學優者充之);座敷大親官,四員;侍讀生員,不限人數;與力官,六員;右筆官,二員;里之子官,三名;御小姓,三名;圉師,一員(又云御別當)。

  ·國學

  紫巾奉行官,一員;講解師,一員(總理唐榮司選薦,或入監官生為之);訓詁師,一員(總理唐榮司考薦,或入監官生為之);中取官,二員;筆帖式,二員。

  ·三平等鄉學

  講解師,各一員(總理司考薦之,或入監官生為之);奉行官、中取官、筆帖式,各二員。

  ·總橫目(即觀察司)

  紫巾總橫目官,一員;座敷總橫目官,二員;筆帖式,二名。

  ·三平等小橫目(即巡察官)

  紫巾小橫目官,各一員;座敷小橫目官,各四員。筆帖式,各十名。

  ·大與座

  紫巾奉行官,一員;中取官,二員。筆帖式,二名。

  ·寺社座(又云理梵司)

  紫巾奉行官,一員;中取官,二員;筆帖式,二名。

  ·鍛冶奉行所(又云鐵冶局)

  鍛冶奉行官,一員;筆帖式,一名。

  ·瓦奉行所(又云司窯局)

  瓦奉行,一員;筆帖式,三名。

  ·貝摺奉行所(又云嵌螺局)

  貝摺奉行,一員;筆帖式,二名。

  ·普請奉行所(兼掌木石)

  普請奉行,一員;大屋子,一名;筆帖式,二名。

  ·山奉行所

  紫巾奉行官,一員;中取官,二員;筆帖式,三名。

  ·平等所(即審理所)

  總奉行官,一員(法司輪流掌之。有審理,則會議;取決國相而後奏行);平等側官,一員(即「前錄」耳目官四員內一員);吟味官,一員(即「前錄」吟味官五員內一員);大屋子,三名(即毘那官);筆帖式,三名。

  ·取納座(即徵課使)

  ——中南北三府

  取納奉行,各一員;筆帖式,各五名。

  ·久米府(一云唐榮)

  紫金大夫總理唐榮司,一員;紫金大夫,無額數;正議大夫,無額數;中議大夫,無額數;長史,二員(遇冊封,添設二員);屬役筆帖式,二名(遇冊封,添設二名);都通事,無額數;副通事,無額數;通事,無額數;秀才,無額數;若秀才,無額數;講解師,一員(主考試,或入監官生為之);訓詁師,一員(主考試,或入監官生為之);副訓詁師,一員(主考試,或入監官生為之);著作文章總師,一員(主考試,或入監官生為之);著作文章師,二員(主考試);著作文章副師,一員(主考試);漢字主取官,一員;漢字右筆官,一員;漢字相附官,二員(主考試);漢字加勢官,一員(主考試);通書主取官,一員(主考試);通書相附官,一員(主考試);通書加勢官,一名(主考試)。

  ·那霸府

  那霸官,二員;筆帖式,二名。

  ·親見世

  大屋子,三名;筆帖式,三名。

  ·船手(即董舟所)

  大屋子,二名;筆帖式,二名。

  ·那霸藏(三座)

  大屋子,各二名;筆帖式,各二名。

  ·冊封添設官員

  館務司、承應所、掌牲所、供應所、理宴司、書簡司、評價司、管贄司、理座司、掌錄司、掌儀司、把門官、管馬司。

  ·奉使官

  謝封法司王舅,一員;謝封紫金大夫,一員;進貢謝恩紫巾官,一員;進貢副使正議大夫,一員;謝封使者,一員;朝京都通事,二員;在船都通事,二員;才府,二員;官舍,二員;存留通事,一員;脅通事,一員;王舅通事,一員;紫金大夫通事,一員;大筆者,四名(又云大文);脅筆者,二名(又云小文);與力,七名;儀者,一名;總官,二名(又云少長);船頭,二名(又云直庫)。

  ·屬島在番

  太平山在番,一員;筆帖式,二名。八重山在番,一員;筆帖式,二名。各郡在番不拘品級。各島在番,不拘品級。

  ·各屬府土官

  地頭代,各一名;首里大屋子,各一名;大掟,各一名;南掟,各一名;西掟,各一名。

  ·各縣土官

  掟,各一名。

  ·太平山土官(即麻姑山)

  平良頭目,一名;下地頭目,一名;砂川頭目,一名;首里大屋子,五名。

  ·八重山土官(一名北木山)

  石垣頭目,一名;大濱頭目,一名;宮良頭目,一名;首里大屋子,四名。

  ·冠帶簪衣制·

  正、從一品:彩織緞帽,錦帶,金簪,端青袍。

  正、從二品:紫綾帽,龍蟠黃帶,正二品金簪、從二品金花銀柱簪,端青袍。

  正、從三品:黃綾帽,龍蟠黃帶,銀簪,端青袍。

  正、從四品:黃綾帽,龍蟠紅帶,銀簪,端青袍。

  正、從五品:黃綾帽,雜色花帶,銀簪,端青袍。

  正、從六七品:黃紬帽,雜色花帶,銀簪,端青袍。

  正、從八九品:大紅縐紗帽,雜色衣帶,銀簪,端青袍。

  百姓:紅布帽、綠布帽,青花布帶,銅簪,藍袍(有功者銀簪,黃紬帽,端青袍)

  ·府署·

  臣等謹案:該國但有王宮,無官廨。國有大政,則自國相、法司以下咸集議於王宮,退則歸私宅。王宮外,有世子府第、有天使館、有天使舊館(舊館分設七司,以待封使)。此外,則有二那霸公館:一在舊使院前,一在天使館東下天妃宮左。皆深邃宏敞,為差辦管理那霸錢穀、獄訟二官公所。均詳載前「志略」。

  ·祠廟·

  均詳載前「續志」,後無增建。

  ·風俗·

  臣謹案:該國自久濡聖化,漸有華風。前「續志」所載「國俗」,有昔有、今無者,悉為更正,入「辨誤」條中。

  ·人物·

  臣等謹案:琉球自尚巴志合三山為一至今,國中制度,臣民均恪守前規,無卓卓可紀者。即間有一、二穆行,經該國王照例旌獎,亦無實在事蹟可稽。其或以著作名者,亦祇古近體詩;例歸「藝文」,茲不複載。

  ·物產·

  備載前「續志」,茲不錄。

  ·針路

  臣等謹案:封舟自五虎山開洋,歷來皆用乙針,或參用辰卯;今則專用辰卯。自五虎至馬齒,三、四日可到,極為穩便。國朝使臣汪楫、周煌、李鼎元、齊鯤等各有紀錄,備載前「續志略」,茲不具列。謹載道光十八年並此次前後針路如左:

  道光十八年五月初四日,五虎門放洋,午未風,用辰針。申刻,過竿塘;二更,西見東沙;三更,未風,用卯辰針。初五日未刻,南見半架山。初六日,酉戌風,用卯針。未刻,取釣魚山。申刻,取久場島。酉刻,巳風,用卯辰針。近晡,轉辰巳風。初更,轉午方,用卯辰針。初七日黎明,取久米赤島。酉刻,申酉風,仍用卯辰針。初八日黎明,西見姑米島。申刻,見馬齒山。酉刻,灣泊那霸洋面。初九日辰刻,進那霸港。

  道光十八年十月十二日,那霸港開洋;寅卯風,用酉針。未刻,風轉丑方,仍用酉針。酉刻,過馬齒山。十三日,子風,用酉戌針。辰刻,取姑米島;四更,丑風,仍用酉戌針。十四日,風止,舟停。四更,亥子風起,仍用酉針。十六日辰刻,子丑風,用酉戌針;三更,寅風,用戌針。十七日二更,辰巳風,用酉戌針。十八日,子丑風,仍用酉戌針。辰刻,見中華外山。未刻,見南杞山,用未申針。十九日午刻,過定海;未刻,進五虎門。

  同治五年六月初九日卯刻,放洋;未風兼西,用辰針(船由上向駕駛,故用辰針)。午刻,轉正南風,用辰針;過竿塘。申刻,過東湧、東沙洋面。初十日,轉西南風,用辰針。申刻,過半架山。十一日,轉午風,用卯辰針。酉刻,過釣魚山。戌刻,過久場島。亥刻,用寅卯針。十二日卯刻,轉午未風,用卬辰針。午刻,轉巳午風,用寅卯針。未刻,過久米赤島。申刻,風停。是夜,轉巳午,微風。十三日,風停,船順流而行。是夜亥刻,起丑風,用卯辰針。十四日,丑風,用卯辰針;夜同。十五日,轉卯風,用辰巳針。辰刻,見姑米山。十六日,轉寅卯風,用巳午針。申刻,駛近姑米山。酉刻,該島有小船數十隻來引;三更,進姑米山前寄椗。十七日卯刻,起椗;巳刻,進兼城港口下椗。申刻,起未申風——正西南,起椗開行。戌刻,風停,船流不定。至十八日辰刻,開放大砲;該島又有小船前來挽帶。因海潮沖進,不能近山,小船亦難前駛。十九日,隨流二百餘里。申刻,起午未風,船向姑米山駕駛(此時向山而行,未用針)。二十日,午未風,加巾頂,駛近姑米山(因見午未風色順利,即向馬齒山駕駛)。二十一日辰刻,到馬齒山;酉刻,抵那霸港收泊。

  同治五年十一月初十日,登舟。巳刻,自那霸港開洋;丑寅風,針向酉。申刻,過馬齒山。酉刻,丑風,針向辛戌。夜子刻,風暴。十一日未刻,丑風,針向辛戌。十二日,丑風,針向戌。夜子刻,丑風,針向辛戌。十三日,丑風,針向辛酉。未刻,丑風,針向辛酉。十四日,丑風,針向辛酉。夜子刻,丑風,針向坤申。十五日,子丑風,針向坤申。夜子刻,至四嶼寄椗。

  ·靈蹟

  臣等謹案:琉球自通貢以來,封使遠涉重洋者,靡不仰藉神庥;歷蒙佑助,得以往來無滯。前「續志略」所載紅光、魚、鳥諸瑞,使臣於復命日據實陳奏,輒邀溫旨褒錫恩綸。

  臣新等幸膺斯役,於到閩日遵照舊章,迎請天后、尚書、拏公各行像在船保護詔敕。於五年六月十九日舟抵球界之姑米外洋,連日因風帆未順,水深不能下椗。是日適值暴期,斷虹現於東北;午後,黑雲陡起,海色如墨:一舟皆驚。臣等謹焚香,默禱天后、尚書、拏公並本船所供蘇神各神前。入夜,墨雲四散,仰見星光,闔舟額慶。又於十一月初十日自球返棹放洋,是夕復遇暴風,巨浪山立,越過船頂,船身幾沒,復觸礁沙,勢極危險。臣等復於神前虔禱,化險為平。此皆仰賴聖主洪福;而來往保護詔書、龍節,亦資神力。臣等溯查歷屆冊封事竣,例得為天后、尚書、拏公請加封號或賜匾額,此次仍請照舊頒發。惟木船所供蘇神,未列祀典;臣等查詢閩省士民,據云:『神蘇姓、名碧雲,系福建同安縣人;生於明季天啟年間。讀書樂道,不求仕進。晚年移居海島,洞悉海道情形;海船均蒙指引平安。歿後,於海面屢著靈異;兵商各船,均祀香火。每歲閩省巡洋,偶遭危險,一經籲禱,俱獲安全』。此次復屢叨護佑,可否按照海神之例,一併頒給匾額,用答神庥?尋得旨允行。

  ●〔識語〕

  右「續琉球國志略」上、下二卷,先君子於同治五年奉命為正使,歸舟餘暇,纂錄成書。緣乾隆間,有翰林院侍讀周煌所纂「志略」、齊北瀛太守有「東瀛百詠」,而林勿村中丞所著錄者未見。恐鉅典煌煌,散佚無考;故定著「續琉球國志略」。其義例,悉仍前志云。

  不肖男濂、慶崧、慶椿、孫詒書謹識。